我校党委书记、校长周庆礼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《职教中国》节目编导采访

发布部门: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:2025-08-12浏览次数:53

近日,我校党委书记、校长周庆礼应邀参加全国高校“STEM教育与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创新”研讨会暨“项目化教学与课程开发师资”培训班。会议期间,周庆礼接受了中国教育电视台《职教中国》节目编导郝鑫岐的采访。此次访谈全面展示了我校在产教融合、科技创新方面的突出成果,彰显了新时代职业院校的使命担当。

“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,是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。”周庆礼在采访中介绍,2024年1月17日,我校牵头研制的“南京号”八一08科普卫星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天舟货运飞船成功发射,开创了全国职业院校参与航天工程的先河。该项目历时3年完成研制,经过11个月的在轨测试,11月16日释放入轨,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。目前卫星已在教育教学、科研实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
周庆礼指出,这一重大突破得益于学校始终坚持特色化、差异化的办学思路和“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的建设理念。学校早在2021年就瞄准商业航天的发展趋势,前瞻布局,开设卫星通信与导航技术专业,并组建了由30余名师生组成的项目攻坚团队。通过与国内顶尖航天院所和头部企业深度合作,聘请长三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担任科学顾问,卫星各项参数成功满足了货运飞船搭载的严苛技术要求。

在采访中,周庆礼用“四个一概括了卫星项目实施经验:一是“谋定一张图,紧跟产业,紧密结合江苏省“1650”产业体系和南京市“4266”产业规划,聚焦主体目标;二是“勇闯一线天,攻坚克难,全力满足货运飞船搭载各项技术要求,不留任何瑕疵;三是“搭建一座桥,整合资源,组建由航天专家和师生组成的攻坚团队,确保万无一失;四是“凝聚一团火,凝心聚力,将航天报国热情转化为航天工程创新实践,做示范,走在前。卫星工程项目被教育部评为“长三角教育现代化典型案例

在谈到人才培养时,周庆礼重点介绍了我校“四有特色育人体系。通过实施“眼里有光、心中有爱、手上有活、脚下有路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,学校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、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。近年来,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,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%以上,用人单位对就业学生给予充分肯定。

目前,学校正在将卫星工程打造成为专业建设的“灯塔工程”,将相关经验推广到更多专业建设领域,持续推进校企合作,深化产教融合。周庆礼表示,学校将以此次航天工程实践为契机,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新路径,为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贡献力量。

编辑:金慧敏

审核:张 玥 王国珍

终审:张 玥 金慧敏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