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部新闻

【NIMT 劳动教育实践特色专栏】 “跟着节气去劳动” 霜降主题实践活动 —— 巧制柿垫,赏菊迎冬

发布者:陈雪发布时间:2025-10-23浏览次数:51

为引导学生感知霜降节气的独特韵味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同时提升劳动实践能力,10月23日,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组、信息工程系在东进书院和弘毅楼602分两项内容开展“跟着节气去劳动”霜降主题活动。来自各系的学生代表齐聚一堂,沉浸式体验节气文化、手工制作与特色活动,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与乐趣。

活动伊始,受邀老师以“霜降秋末的自然与民俗”为主题展开讲解。老师结合图文与案例,从霜降“气温骤降、初霜出现”的天文特点切入,详细介绍节气在古代农耕中的作用,以及“赏秋菊”“食烧饼”“吃柿子”等民间习俗,让学生系统了解霜降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,为后续环节筑牢文化基础。

随后进入“柿柿如意”杯垫制作环节。工作人员提前为学生分发材料包,内含杯垫基底、柿子造型布料、填充棉、针线等物品。专业手工老师先展示成品,再分步拆解制作流程,细致讲解布料裁剪、造型缝制、填充固定等技巧,同时强调剪刀使用安全等注意事项。制作过程中,学生们专注投入,遇到难题时主动向老师请教或与同学交流,在互助协作中推进创作。20分钟后,一个个寓意美好的柿子杯垫陆续完成,5-8名学生上台展示作品,分享制作思路与感受,工作人员用镜头记录下这些充满创意的成果。

手工制作结束后,活动进入特色体验环节。一方面是霜降美食品尝,工作人员将提前准备好的传统烧饼和柿子分发给学生,同时讲解烧饼与霜降“补秋膘”的习俗关联、柿子在节气中的象征意义,让学生在品尝中感受节气饮食文化;另一方面是电子赏菊活动,现场通过屏幕展示多种菊花品种的高清影像,搭配讲解介绍菊花的文化寓意与霜降赏菊的传统,让学生在室内也能沉浸式领略秋菊之美。

传统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劳动实践是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途径。在实践中深入了解节气内涵、掌握劳动技能,是每位同学提升文化认知与综合素养的有力体现。

本次霜降主题活动,将文化科普、手工劳动、美食体验与电子赏菊有机融合,既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气的温度,又提升了动手能力与文化认知,进一步丰富了校园劳动教育的内涵,为“五育并举”奠定基础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图:臧琼

文:臧琼

审核:陈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