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杨,男,江苏扬州人,2011年毕业于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形图像制作专业,现任南京聚润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。
工作经历
1.2007-2011: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(文艺部副部长、优秀毕业生、国家励志奖学金)
2.2011-2016:凤凰集团(制版室主任)
3.2016.8-2018.4:中科中建(北京)建筑科技研究院(院长,主要负责BIM团队建设)
4.2018.4-至今:南京聚润工程科技有限公司(BIM公司建设)
“‘最’这个字,拆分开来是日和取,那么在追求最好的路上,无非就是日有所取,每天进步一点点。”在大一开学的第一堂课上,班主任的这话令懵懂迷茫的李杨受益匪浅。
“在上大学以前,我其实是个很内向的人,甚至都不敢在人前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。南京机电老师的谆谆教导启发了我,让我自那时起立志成为一个努力、有趣而且要很‘酷’的人。”用李杨自己的话说,他的人生转折点就是从进入南京机电开始的。
自那时起,这个男孩渐渐打开自己,从内向慢慢变得酷且优秀:学习生活中,李杨勤于思考,又常常冒出许多富有创意的好点子,带着大伙儿一起实践,解决了大家的不少难题。在学校里,他是第一个站上讲台去竞选班委的,成功当选后始终尽职尽责,三年里赢得大家的一致好评;作为学院文艺部副部长,他还多次主持了校园各类大型活动,没过几年酷学长“李杨”就引来不少粉丝的关注,人气很高。
创业感悟
转眼大学毕业,同学都各奔前方。相比无拘无束、无忧无虑的的校园生活,初入社会职场的学子们屡屡受挫,常陷入焦虑。“酷”学长李杨,却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。“我对自己也是挺狠的,就是要高度自律,不给自己呆在舒适区。”在大学期间,李杨就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,学习工作都不落下,而且每件事情都力求完美,这样的不懈执着为他今后事业上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“先慢慢积累,找到合适机会再挑战自我——创业”。毕业后的他一直在观察和学习,踏实稳重的性格使他一步一步找到了自己的方向,这位曾经迷茫的年轻人在校园和职场里摸索数年后,终于下定决心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。如今的他,事业有成,仍感念于在南京机电课堂上的那句箴言教导。“母校对我的影响是积极且深远的,感谢南京机电对我的培养!”
他首先是“会、能、懂”沟通交流的人。尽管曾经在工作中因为沟通不足导致工作失误的发生,但他能够直面自己的不足,而主动改善沟通方式,加强与服务对象各部门普通员工、文员及各部门中层管理员的沟通,并形成了一种更加顺畅的管理方式。
他还是“愿、肯、善”学习总结的人。作为领导,且踏入BIM行业不久的他来说,BIM相关的一些知识都感到陌生;但通过近一年来的不断学习、不断总结,他现在已经对他从事的工作领域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与见解。并且其中大部分已经应用到我公司相关工作的操作中了:如政行校企手册。
他更是“知、乐、重”分享互动的人。他愿学、能学、善学不足为奇,更有价值的是愿意分享、互动。他经常和同事探讨工作方法、工作态度、培养沟通意识等等。他懂得适时适地学习、积累和分享,但我依然欣赏他表现出来的在对工作、生活乐观自信的态度。
工作的回顾
学好一技之长,多读一些法律知识。在平凡的工作中注意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所有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,或许有前辈们教导,但最终都需要靠自己脚踏实地去总结反思。也许是每天写一写工作日志,也许是每时每刻记一记散碎的工作,做好属于自己的积累,保持稳健的步伐向前,才能走得长久。
寄语校友《岁朝清供》
天上不会掉馅饼,天下也没有不散的宴席。日有所取,自强不息,经年累月,你就是自己心中那个最酷的人。